【环球时报报导 记者 白云怡 王琪】香港《南华早报》7日报导称,欧洲议会日前已吊销束缚议员与部分我国官员会晤的规矩,“这一行动被视为中欧联系或将回暖的新痕迹”。
据媒体揭露报导,2021年欧盟托言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作出单边对华制裁决议,中方对此提出严肃抗议和激烈斥责,并随即对相关的欧洲议会议员和委员会等建议反制办法。欧洲议会又在2023年4月拟定了相关束缚办法。办法规矩,只需欧洲议会议员仍在中方制裁名单上,就不会约请我国人大代表拜访该组织,也不会派出官方代表团访华,但答应在某些状况下进行有限的双方触摸。此外,与中方官员的双方触摸应及时告诉议会相关部分,包含在多边论坛上举办的会议。
“但是,欧洲议会对我国的强硬情绪在本年2月的一次高等级会议上呈现松动。”《南华早报》称,欧洲议会议长萝伯塔·梅措拉其时向高档议员提议,吊销这些针对我国的束缚办法。不过,针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官员的相似束缚依然有用。
欧洲议会的一名发言人证明了有关束缚规矩的改变。“有关与某些第三国代表触摸的非束缚性方针是在十分特定的时刻和布景下发布的。”该发言人解说称,其时欧洲议会正在对内部规矩进行全面调整,包含拜访使命、会议申报和进入大楼的规矩,因而出台了上述规矩。而2024年11月,欧洲议会已出台“更健全、通明的新内部规矩”,这意味着早前的指导方针现已剩余,乃至可能让人混杂。
现在,欧洲议会的新规要求议员报备一切预订的会议,而且有义务“申报其到会第三方组织活动的状况”。《南华早报》以为,欧洲议会这一调整对北京方面而言可以说是一种成功。2021年3月,中欧出资协议因制裁风云而被无限期放置。剖析普遍以为,重启中欧出资协议需中欧彼此免除制裁。
报导剖析称,欧洲议会的方针调整反映出当时地缘政治格式的急剧改变。跟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从头上台,美欧跨大西洋联系正派历数十年来史无前例的严重。美国近期调整了在俄乌抵触上的情绪,并要挟对欧洲发起贸易战,使得欧盟不得不从头审视其交际战略,“即使是欧洲内部最鹰派的声响,也开端对华情绪软化”。一起,我国也正积极开展对欧洲的“魅力攻势”——我国交际官密布拜访欧洲多国,呼吁一起保护多边次序。
我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豪杰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明,近年来,中欧联系走了许多弯路,政治互信下降,经贸合作气势受阻。欧洲议会相关方针调整假如事实,或许意味着未来欧洲的价值观交际攻势会趋于平缓,而采纳愈加务实主义的情绪,并寻求更多元的交际方针。不过,赵豪杰提示称,在曩昔这些年里,欧洲议会每年都会经过一些反华提案,一些小的调整或松动,不足以让外界对其对华情绪改变寄予厚望。